7月17日,三阳纺织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揭牌仪式在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。中共利津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许明德,中共利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县人社局局长毕宜升,利津县科技局局长陈建光、副局长陈树海,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尧宗,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徐广标、副院长郭建生等校企双方领导出席仪式,利津县经济开发区副书记李广谱主持仪式。.jpg)
揭牌仪式上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许明德,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尧宗,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徐广标分别作了致辞。
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许明德在致辞中表示,纺织学院是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体所在,高端人才济济,科研实力雄厚,一直是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,也是东华大学入选全国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唯一学科,承担1200名本科生、8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、60名留学生的培养任务,在纤维材料、纺纱织造、纺织品设计、纺织贸易等领域已形成完备体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重大决策部署,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重点引导以三阳、雅美为代表的纺织企业,以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战略为重点,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,加快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,走差异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转型发展之路。这次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深入合作,为利津纺织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,希望三阳公司一定要重视和珍惜这次合作机会,认真履行约定,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方面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。县科技局、县人社局要积极加强与东华大学的沟通联系,不断深化合作领域,扩展发展空间,实现互利共赢。
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尧宗表示,人才是企业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、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。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,业务的不断发展,建立一只高素质、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显得尤为中要。我们深知,学校是人力资源的中心,而东华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、国家“211工程”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其纺织学院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、硕士、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学院,所属一级学科“纺织科学与工程”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,其学术权威性,正是我谋求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初心。本次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合作是东华大学践行“崇德博学、励志尚实”校训的典型实践,是东华大学和三阳纺织有限公司的一次双赢开端,是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联系、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依靠东华大学的教育优势,构筑校企联营的合作平台,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,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。希望能以这次实践基地基地的建立为切入点,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,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,积极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方法,并深入开展一些市场前景广阔、产品附加值高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和应用,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,通过融合优秀人才和创新技术,形成强大的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攻关和优质服务的力量。
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徐广标表示,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是中国棉纺织行业二十强企业,其始终坚持“内强外化、转调并重、瞄准高端、领先发展”的发展理念,始终坚持“精梳细纺、服务高端、引领潮流”产业发展路径,本着“自强不息、不断超越”的企业精神,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,在行业内积累了很高的声誉。在与张尧宗董事长的交流中,我们深深的感觉到张总对提高员工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视,和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渴望。东华大学与三阳公司有着10多年的业务合作,我们秉承“崇德博学、砺志尚实”的校训和“严谨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优良校风,弘扬“积极向上、爱校荣校、崇尚学术、追求卓越、敬业奉献”的东华精神,坚持立德树人,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,培养基础宽厚、实践能力强、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。此次与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,是双方深化校企合作的共同探索,充分发挥企业、学校各自优势,准确把握企业用人需求,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,使其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以真实的身份、承担真实的社会服务工作,以强化其职业道德、职业能力的形成。同时,企业作为“人才实践基地及未来发展方向”,通过校企合作,校企双方可共同参与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相互协作,为社会、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培养专业型、技能型、应用型、复合型人才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许明德、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徐广标、三阳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尧宗、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郭建生共同为“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”和“本科生社会实践基地”揭牌。.jpg)
随后,徐广标副院长一行参观了集团企业发展规划和文化展示厅、维远化工聚碳酸酯项目中控室,对利华益集团雄厚健康的企业实力表示由衷的钦佩。表示,在双方今后的合作中,将以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合作,大力推进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,为校企双方携手共赢而共同努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