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阳纺织有限公司


三阳纺织有限公司
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利七路
   106号
电话:+86-546-5368188
   +86-546-5368001
传真:+86-546-5368001
网址: www.sanyanggroup.com

新闻动态
山东德棉:马迎刚 保证设备运转的“110”
  作为一名队长,一名工人技师,他自觉做到24小时听班,无论是双休日、节假日,还是半夜三更,也不管正在家里忙什么,只要车间需要,一个电话他就迅速赶到现场,及时为生产排忧解难。
  马迎刚是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后纺车间一名保全工。2010年9月,他参加了“同大杯”山东省棉纺织行业保全工(细纱)职业技能大赛,荣获省细纱保全工大赛冠军。当他站在领奖台捧起沉甸甸的奖杯时,感激、感动和感恩之情一齐涌上心头。他说:“我是一名德棉人,是德棉培养了我,成绩应该属于德棉的每个人,成绩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关爱,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,也包含着同事们的帮助和鼓励。”在今年1月8日举行的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,马迎刚被授予“全纺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  “你就是个110”
  马迎刚1992年参加工作,从一名普通保全工做起。他虚心学习技术,苦练基本功,工作中坚持做到高标准,严要求,精检修,不放过任何设备隐患,为一线职工提供优质服务。他深知,作为保全工,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转状况,关系到产品质量的提高,关系到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。也正是有了对工作严谨、认真的态度,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。
  2004年他被公司聘为三级技师,2009年晋升为二级技师。作为一名队长,一名工人技师,他自觉做到24小时听班,无论是双休日、节假日,还是半夜三更,也不管正在家里忙什么,只要车间需要,一个电话他就迅速赶到现场,及时为生产排忧解难,为此他耽误了好多家务事。家人常半埋怨地开玩笑说:“你就是个110。”
  他常想:“耽误自己个人的事是小事,耽误了生产有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,甚至影响到公司的信誉。因此不管工作有多忙、多累,都要全力以赴、无怨无悔。”2010年正值3万锭技改搬迁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,他妻子的预产期也越来越近。由于妻子是大龄孕妇,各种反应很厉害,所以马迎刚既担心又紧张,真想天天陪在妻子身边。但想到车间人手紧张,作为一名队长在这关键时候不能离开,于是他把妻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,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放心,但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。
 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马迎刚督促、指导其他队员共同进步。有的青工技术薄弱、经验少、速度慢,他就边指导,边帮着干,不让一名队员掉队。有一天,他加班到晚上10点多,刚躺下睡觉,手机就响了,车间一台设备出了故障。他一骨碌爬起来就直奔车间,忙到12点多。看到运转工流露出满意的笑容,他忘记了疲惫和劳累。在他的影响带动下,队员们团结协作,高标准、严要求,他所带领的保全三队被公司授予“先进班组”、“设备创优先进小组”、“青年文明号”等荣誉称号,他个人也多次被公司评为“优秀职工”。
  不断锤炼争取成功
  2010年5月,全省细纱保全工大赛的消息传来,他在庆幸自己有这样好的机遇时,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与老职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。大赛9月份就要举行,还有短短4个月,时间非常紧张,更何况儿子还不满一岁,正是家里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。但他想,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,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,努力争取获胜。为此,他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。当时正值高温高湿时期,车间维修任务特别繁重,班上忙得团团转,有时遇到突击任务还要加班加点,训练完全靠业余时间。他白天早来晚走练技术,晚上回家背应会知识,双休日也变成了练兵日。
  敲锭子是比赛项目之一,要求时间短、速度快、精度高,在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。为了提高速度,他一个动作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,实行强化练习,但他仍然感到和比赛要求有差距。为此,他改变了用尺子测量锭脚的方式,改为目测,但精确度又很难保证。他知道只有千万遍的练习才能锻炼出自己的目测水平。于是他下定决心,反反复复地练习,有时锤子砸在手上,疼痛难忍,但他还是不放弃,在不断的受伤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,提高自己的目测水平,最终使目测准确率达到了99%以上,速度比原来提高了20%。
  校罗拉是第二个比赛项目,仅完成此项工作就需要2个小时,精确度要求很高。为适应这一特殊要求,每次练兵他都按比赛要求进行,一练就是两个小时,累得腰都直不起来,回家躺到床上再也不愿爬起来。在离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候,一本200多页的应会知识发到了手上,他犯愁了,对于已经放下书本快20年的人来说,简直是无从下手。他为自己制订了每天的学习计划,不管多忙、多累,必须完成,经常学到半夜12点多。妻子也抽出时间为他出题,给他提问。那段时间,马迎刚除了上班、训练,就是回家背“应知”,宝贝儿子原来总爱让他抱抱,这会儿他到家亲一下便又忙自己的了。
  爱在家人心寄训练
  有一次,他正要出门到车间训练,妻子对他说:“你能早点回来吗?”他一问才知道,原来妻子已经发烧三四天了。是啊,这些天,家就像宾馆,家务事他一概不管不问,妻子一人照顾孩子,承揽了所有家务,再结实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。他忙说:“我下午早回来一会儿,你赶快去输液吧。”带着愧疚和不安他来到车间,一练起来,就又忘了自己对妻子的“承诺”。当他正在专心校罗拉时,当班的工长来到他跟前说:“小马,你爱人发烧39℃多,给你打了十多个电话你都没接,电话打到轮班室了,都快六点了,赶快回家看看吧!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食言了,放下手上的工具,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。刚上楼,妻子正抱着儿子在门口等着,刹那间,他发现妻子整个人瘦了一圈,烧得绯红的脸显得更加憔悴,马迎刚眼睛湿润了。
  第二天,看看仍在发烧的妻子,再看看孩子,他犹豫了,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家,一边是割舍不下的训练。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,对他说:“我已经好多了,你去训练吧。”
  2010年9月13日,山东省棉纺织行业纺织设备保全工(细纱)职业技能大赛如期举行,马迎刚与来自全省的64名选手一比高低。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,马迎刚最终夺得桂冠,并代表全体参赛队员在表彰大会上宣读了《倡议书》。
  带着荣誉、鲜花和掌声,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上,马迎刚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。他说:“成绩代表过去,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,团结帮助周围的队友们共同提高技术水平,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,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,争取成为知识型的产业工人,为德棉的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。”

【返回】